元宵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灯夕、正月十五,既是一个独立的节日,也是中国年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过年是一场精彩不断、高潮迭起的大型歌舞演唱会,那么元宵节就是它的压轴节目,有着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闹社火、吃元宵、走百病、拜紫姑、碾蝗虫、祭蚕神、听香、送灯、偷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元宵佳节,吃元宵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项目,在精致的瓷碗中放入圆滚滚的元宵。食全食美,才能团团圆圆。
正如娱乐界中的南有周立波、北听郭德纲,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人文历史造就了南北方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元宵节饮食习惯与文化。
俗话说南汤圆,北元宵,有的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不然。尽管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由于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粉做皮,并且常采用芝麻、白糖等做馅料,因此容易让人混淆,但它们在制作工艺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
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而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馅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闽龙广场四层“陶瓷生活美学馆”已经盛装开业啦!
吃元宵象征着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
无论汤圆或元宵,
只要是家乡味,
吃在嘴里都是美味。
家人无论近或远,
只要共赏“瓷”月,
心都是连在一起的。
看着瓷碗中的一个个“小圆月”,
想到家人也在身边同食美食。
如此美好的元宵团圆夜,
怎么能不配上精美的瓷器呢?
快来为您的元宵佳节,
添置一份为您带来浓浓暖意的瓷器吧!
北京陶瓷艺术馆祝您
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