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第一场雪,来的很突然。
清晨,拉开窗帘,玻璃窗外,雪就在下着,悄悄的,从从容容,不卑不亢。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我的车子上,也披上了一件雪做的衣裳,看上去像个大面包。
我启动发动机,一边给汽车预热加温,一边拿出专用拖把,轻轻地将车身上的积雪清掉。邻居看见我,关心地问:"天气预报说,今天中雪,还要出门?可得注意安全!"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远亲不如临近”,我的心里顿时热呼呼的,忙回答说:"赴约,前天已经定好的,不能失信。"诚实守信的一种表现,恐怕就是守时了吧?何况,今天要去的是神垕古镇,要会的可是泥塑钧瓷大师张振福,这个行程可是我很向往的呀。
自从有了禹神快速通道,神垕和市区的距离就缩短了,城里和古镇的联系就更密切了。无论文化人还是官员商人,去神垕的脚步就更勤更快了!路上,雪片飞舞着落到前挡玻璃上,雨刷迅速地把它刮到一边,我们面前就出现两个扇形图案。车轮轧着越来越厚的积雪往前行驶,路两边,女贞树墨绿的枝头,雪已经盖了厚厚一层,将叶片压的片片低垂。田野里,昨天还绿莹莹的麦苗,也被埋在雪下,只露出稀疏的叶尖,田野苍穹白茫茫一片。远处,天地相接,混混沌沌,没有界限。突然觉得,这世界像是一块固体的琥珀,我像是在里面爬行的一只昆虫。
在104电台对面,就是泥人张租下的场院,因为大雪茫茫影响了视线,我刚开始找错了地方。多亏泥人张举着伞站在路边迎接,我们才顺利会见。
屋外,雪越下越大,地面上的雪越积越厚。屋内,宾主聊天兴致越来越侬。泥人张搬出来厚厚一摞子报刊杂志,用他的泥塑作品做插图的很多,仅他的照片做杂志封面的就好几本。在一本杂志上,封面是电影明星范冰冰,封底就是泥人张,一朋友打趣说,泥人张不简单,和国际巨星同台亮像了,幸福吧?泥人张淡淡地一笑。
张振福大师近影
张振福给我们讲他的经历,侃侃而谈。七岁爱上泥塑,后来在美术学院求学,然后当美术教师,期间,从没放弃过对泥塑的制作,甚至达到痴迷的境地。他的富于中原农村生活气息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各界人士,一个个荣誉证书送到他的面前。张振福成名了,并且有了一个响亮的号名号:“泥人张”!他告诉我们,塑泥人,费力,费时,泥人的眼睛,鼻子,眉毛,甚至一个耳廓,一根手指,连同一个指甲,甚至单双眼皮,笑时的五官变形,都要精雕细刻,稍一疏忽,就没了个性,没了精气神,整件作品也就没了感染力。
张振福钧瓷泥塑作品
现在,在河南以致全国,张振福的泥塑作品都是艺术水准最高的,但是,他不满足。艺术是没有止境的,他积极地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当他看到钧瓷艺术因为窑变而绚丽多彩,就想让自己的泥塑和钧瓷的窑变结合起来,让那些泥人们都穿上华丽的钧瓷衣装。他虚心求教,向钧瓷大师学习施釉和烧成工艺。钧瓷素烧后,上釉是一次完成,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万彩,是不可测的,是随机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张振福经过几年的研制试烧,他利用遮挡分层施釉,成功地控制了窑变的色彩,成为泥塑和钧瓷完美结合的第一人,在泥塑史上,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张振福钧瓷泥塑作品
当朋友问起为啥从周口背井离乡来到神垕,他感慨地说:“神垕是钧瓷之都,云集了众多的钧瓷工艺大师,我来这里发展,就是更多更好地学习钧瓷艺术,使泥塑和钧瓷有机结合,使我的作品更具时代魅力。”
神垕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他的泥土可以烧成璀璨的钧瓷;神垕人是勤劳智慧的人,他们能点泥成钧;神垕是一片善于吸纳和包容的地方,外来的人员,无论是穷困潦倒的打工汉还是身怀绝技的各路精英,他都照单全收,拥入怀抱,这些人也在为古镇的发展增光添彩。
张振福钧瓷泥塑作品
2016年的第一场雪下得无拘无束,洋洋洒洒。我不在温暖的家里,却顶风冒雪,来神垕与人会面,这也许就是藏龙卧虎的神垕古镇的魅力所在吧?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外面的雪越来越大,像万千朵梨花装扮天地,也像万千条棉线,把天与地连缀在一起。
“瑞雪兆丰年”,想起这句谚语,我们对来年充满渴望和憧憬。
傍晚,几个文友小聚,小菜淡酒,其乐融融。有人触景生情,背起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小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张振福钧瓷泥塑作品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是缘分!在这2016年的第一场雪里,在玉树琼枝,银装素裹的时空里,茶雾袅袅,酒香阵阵。能与心仪的人相见、相守,这岂非人生快事?!
作者:张春红,网名茉莉,河南省作协会员,禹州市作协副秘书长。出版有小说集《人在驴途》,散文集《走天涯》。更多信息,请在网上搜视频《才女茉莉》。
合作官方:北京陶瓷艺术馆 钧瓷网
扫下图二维码进入征文
“宅家变作家;无聊变畅聊”
赏钧瓷艺术之美
忆钧瓷发展之路
论钧瓷产业之道
2020钧瓷文化产业发展主题征文开始啦!
一、主办单位
许昌市钧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二、承办单位
北京陶瓷艺术馆
禹州市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办公室
禹州市钧瓷文化产业协会
钧瓷网
三、活动顾问
张守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陶瓷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牛艳伟 许昌市钧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陈美霞 北京陶瓷艺术馆 馆长
四、活动时间
2020年2月18——5月17日
五、征文题材
1、 赏析钧瓷艺术的散文、诗歌等题材美文;
2、回忆钧瓷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回忆曾经引领促进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人物和特殊事件文章;
3、抒写有关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见解、钧瓷有关学术研究。
投稿到指定邮箱(2738863409@qq.com),初评通过后,统一在北京陶瓷艺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并进行评比。
备注说明:
投稿请确保原创,未在其它媒体发表,不得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有发现,后果自负。所投稿件一经活动发布,活动方享有稿件独家使用权。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举办方所有。
六、奖项设定
按照阅读量(权重50%)和评委打分(权重50%)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
一等奖2名 奖金2000元+钧瓷精品一件
二等奖3名 奖金1000元+钧瓷精品一件
三等奖6名 奖金500元+钧瓷精品一件
优秀奖20名 钧瓷礼品一件
为所有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活动表现优异者将有机会被聘为钧瓷文化产业协会专家顾问
七、评委
张金伟 许昌市钧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禹州市钧研所所长
霍保宏 禹州市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办公室主任
党经纬 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禹州市钧瓷文化产业协会会长
鞠德勤 著名陶瓷收藏家 评论家
聂张成 北京陶瓷艺术馆副馆长
李争鸣 钧瓷文化学者
吕超峰 许昌日报文化部主任
胡清臣 钧瓷网董事长
苗见旭 禹州市作协主席
八、合作媒体
各大门户网站
各大新媒体平台
许昌日报
钧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