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
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
画法惟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南邻
聊将此幅留鸿爪,只当吾齐自写真
这是王大凡一九四四年甲申年追忆当年八友聚会的情景,并创作了此诗的《珠山八友纪事诗》并画此图。珠山八友每逢十五大家都相约景德镇的莲花塘山上的五龙庵(现合资宾馆)。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雅,适合于文人雅聚。八友轮番做东,聚会时所作纸画赠给东道主。一年雅集12次,珠山八友成立于1928年,成立时的珠山八友是邓碧珊、汪野亭、王琦、毕伯涛、何许人、王大凡、程意亭、刘雨岑八君。
故毕渊明有打油诗一首:“珠山八友,四海名扬,八根料笔,四管烟枪,亲家一对,父子一双,邓碧烟鬼,挨刀而亡”。这八个人都是画瓷器的红店老,四管烟枪指邓碧珊、汪野亭、王琦、刘雨岑。亲家一对指毕伯涛与王大凡为儿女亲家,父子一双指刘雨岑与王琦父子相称,1935年,王琦仙逝,刘雨岑、毕渊明和先君王晓帆都为其披麻戴孝,都是王琦的干儿子。
国家大型图书,由秦锡麟、耿宝昌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珠山八友》上下册时,就徐仲南、田鹤仙是否是珠山八友时征求了我的意见,我说王大凡有一首诗“珠山八友永无疆,死去添来凑满堂,前者追其期更好,不虚当年枉提倡”。有了这首诗,耿宝昌、秦锡麟就把徐仲南、田鹤仙收入了珠山八友之列,这就成了珠山八友十君子的历史来源。
珠山八友十君子,有二个画人物:王琦、王大凡,三个画山水:汪野亭、田鹤仙(早年画山水),一个画雪景山水:何许人,三个画翎毛: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一个画鱼虫:邓碧珊,还有一个画松竹的:徐仲南。这里有两个晚清秀才:邓碧珊和毕伯涛。
王大凡的自提小影:“望六年华只输三,半世辛勤苦也甘,今将小影书图里,留与儿孙作指南”。(指五十七岁)。王大凡在总结自己大半生的同时,还希望自己可以作为榜样,让之孙后代传承他的事业。他的座右铭是“绘画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业,首重精勤”。
王琦:1886-1935,字碧珍、号陶迷散人,祖籍安徽太平人,后迁居江西新建,早年以捏面人为生,1901年来景德镇,向邓碧珊学陶瓷肖像技法。
在八友十君子中,王大凡与王琦都是画人物的,他们俩人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王大凡一生生有一子两女,长女王梦兰嫁给毕渊明为妻,二女王筱兰嫁给曹龄为妻,儿子王晓帆娶乐平朱老六家的千金朱玉贞为妻。
王大凡见王琦膝下无儿便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王琦,王琦成名比较晚,王大凡靠师傅王晓棠便活跃于瓷坛,特别是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之后,更是名声远播。王琦则靠师傅邓碧珊为其引荐浮梁知事陈安,替王琦的匋匋斋写了一块匾额:“神乎技矣”,才声名鹊起。1916年王大凡与王琦俩人前往上海,观看海上画派展览,回来后王琦从钱慧安改学黄慎,王大凡由费单旭(小楼)改画罗聘。
1922年王大凡的师傅汪晓棠与企业家饶华阶,吴霭生成立《瓷业美术研究社》。王大凡、王琦都成为股东并成为研究社的教员,培养了二百多名画师,其中傅抱石、王步、张志汤、方云峰、段子安都是瓷业美术研究社的社员。《美术研究社》被誉为中国陶瓷的黄埔军校。一九二八年秋王大凡、王琦在美术社被北洋军阀刘宝堤毁坏之后,又发起成立“月圆会”,取花好月圆,人寿年丰之意,因八人,故雅称《珠山八友》。
王大凡写王琦的诗句是:“画法瘿瓢字写王,作风端的异寻常,聪明何事遭天妒,未届知非遽尔亡”。瘿瓢指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他的画是学黄慎,字是学王羲之的,他称王琦确实不一般,非一般人可以比,他只活了49岁(知非)就天不假年啊,1886-1935,并非别人说的1884-1937,据先祖母施桂凤说,王琦是吃鸦片过量而死,王大凡与王琦从1914年至1935年整整相交21年,不仅共同发起“珠山八友”,而且与王大凡合作多次,王大凡艺术馆收藏了一件双面瓶,王琦画了一个布袋罗汉,王大凡画了一个钟馗,与王琦、何许人、汪野亭合作的私房笔筒,与汪野亭、刘雨岑、田鹤仙合作的四块屏风,还有和邓碧珊、毕伯涛、程意亭合作的文具等等。
邓碧珊是学贯中西的大文豪,不仅发明了九宫格画像,而且他的绘画也深受 日本浮世绘画影响。邓碧珊(1874-1930),江西余干人,字壁寰,号铁肩子,清末秀才,王大凡题邓碧珊的诗句是:“少壮儒林读圣经,中年昌水创图形,生平擅作濠梁兴,写幅鱼儿别渭泾”。对邓碧珊评价非常高,读圣贤书,创新求变,所绘水草鱼虫别具一格,自成一家。
汪野亭(1884-1942)名平字鉴,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江西乐平人,汪野亭与王大凡在八友之中认识最早,而且过从甚密,王大凡题汪野亭的诗句:“烟水苍茫叠叠山,孤云未许俗人攀。闲中每喜寻僧语,静里常思学驻颜”,评价他创青绿山水,玛瑙红山水,通景山水之技法,说他性情孤傲,不与俗人交往,经常去庙里与僧人讨论佛法,研究驻颜术。
除王琦、汪野亭外和王大凡接触最多的应该是亲家毕伯涛,毕伯涛不仅是清末秀才,尤其金石堪称一流,在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中的王琦、何许人都向他学习诗词和金石,王大凡题毕伯涛的诗句是:“胸中只爱写云生,点虱花枝气纵横。有子渊明能继志,诗书画刻岂虚声”。
毕伯涛(1886-1961)名达,安徽歙县人,其子毕渊明继承父业,金石诗书画样样俱佳,尤擅长老虎,被誉为毕老虎。
何许人(1882-1940),原名处,字德达,乳名花子,安徽南陵人,何许人早年以仿古瓷为主,被詹氏兄弟请到北京,见过许多元明清时代的纸画,为他今后在景德镇设帐授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何许人从青花改画雪景山水,特别是用玻璃白这种陶瓷绘画的语言来丰富风景山水的绘画效果,在当时是一种创新,著名的花鸟画家邓肖禹,山水画家,龚耀庭都出自其名下,王大凡的题诗是:“昔年釉下画青花,今已成名雪景家。仿古惟君称独手,南来北往走天涯”。
程意亭宋代院体画的薪火传承者,翻开珠山八友画册,程意亭的花鸟画以华丽重彩称著于世,他直追宋代画院花鸟工笔重彩,在陶瓷上开时代新风。宋代艺术强调简约、大方,而纸上绘画则以宋徽宗为代表的院体画派则以华丽重彩为绘画,标准格式院体画派,从北宋到南宋涌现了许多的大名家。如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对后世的影响至深,尤其是李唐的大斧劈皴,钉头鼠尾皴和他的积墨法,先浓墨变淡墨,以湿较枯,以水破墨,以墨破水,使墨色苍润,灵动而鲜活的展现和营造一幅洁净旷远的湖光山色。
王大凡在题程意亭的诗中写道:“翎毛花卉是专家,老干柔枝信手拏,石法嶙增师斧劈,别饶风味又披麻”,说程意亭的斧劈法,披麻拏来源于南宋画派的李唐于夏圭。程意亭画花鸟的背景石法都是继承了南宋院体画派的斧劈及披麻皴法。
刘雨岑(1904-1969),安徽太平人,早年就读于江西饶州工业学校,师从著名陶艺家潘匋宇后成为画像名家朱爱之的乘龙快婿,在朱爱之的引荐下结实邓碧珊、王琦,拜王琦为干爸,1928年,18岁的刘雨岑固仿效扬州八怪,故让其加入珠山八友行列,王大凡题刘雨岑的诗是:“八友中最少年,鱼虫花鸟造乎颠,师宗陶宇饶书卷,后起如今已着先”。陶宇指潘匋宇,后来者而追上,刘雨岑初学新罗山人(华嵒)后学任伯年,晚年自格一格,把陶瓷花卉带入了一个装饰绘画的新领域。
徐仲南(1872-1952),八友十君子,年龄最大的长寿者,享年八十岁,徐仲南名陔字仲南,1918年受聘于南昌丽泽轩瓷庄,1931年受聘于江西瓷业公司,徐仲南擅长松竹,兼画山水人物,尤其松竹受清代戴熙影响,同时又兼学南宋苏东坡,王大凡题徐仲南诗:“宿昔曾为鉴古家,而今把画作生涯,苍松翠竹时人重,闲入庭园喜种花”。徐仲南之子徐天梅也是著名的陶瓷美术家,他曾对我说,先君徐仲南与先祖父王大凡除了八友的雅集之外,都经常串门,饮茶聊天,徐天梅与先君王晓帆又是一对不似兄弟胜似兄弟的知己,据徐亚凤(徐仲南的二孙女)回忆,徐仲南逝世当日,王大凡赶来祭拜,抱头痛苦,为失去一位亲密战友,一位兄弟,一位大哥而伤心欲绝。
田鹤仙,一位为爱情不惜牺牲自己前途的艺术家,他原名叫田世青,后改为田青,1894-1952,字鹤仙,号荒园老梅,浙江绍兴人,少时客居抚州岳父家,是一个招郎女婿,1930年任职于景德镇税务局,先攻山水,后画梅花,坊间传闻,说田鹤仙在景德镇与一位小家碧玉的罗氏女子产生了爱情,在民国时期入招女婿就是儿子,不得休妻的,但田鹤仙不顾家中父母,亲朋好友的反对,与罗氏女子结为父亲,甚至有人说王大凡要把田鹤仙开除八友队伍。
其实,这只是道听途说,据王大凡的侄子王锡良回忆,王大凡是新派人物,受五四运动影响至深,不仅不反对田鹤仙追求爱情和美好婚姻的权利,而且还给予精神和物质的支持,正是这种坎坷的经历孕育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从山水转画梅花,又舍近求远直追元代王冕,他的画梅一诗“暗香疏影弄昏黄,月满罗浮夜色凉,遥忆美人千里外,梦魂飞渡海天长”。这首诗用了几个典故:林逋《山园小梅》中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罗浮是岭南第一山苏轼曾写过著名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田鹤仙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惆怅心情。
而王大凡对田鹤仙应该是肯定的,尤其是半途改画梅花,如果继续画山水,其山水画的造诣决不在汪野亭、何许人直下,王大凡的题诗是:壮年负笈入昌江,得识瓷人便转艭,山水请晖成一格,梅花近日更无双。对田鹤仙的山水画充分的肯定,对田鹤仙的梅花更是赞叹不已,试问中国陶瓷艺术界还有谁的梅花可以和田鹤仙的梅花相提并论呢?
王大凡在总结七位好友的同时还有自题一首:“傲骨生成不受怜,画坛附骥共流连,兴来聊作狂奴态,一气呵成诗八篇”。说自己生成的傲骨,不被世俗喜欢,一高兴起来吗,就写成了诗八篇。
王大凡是珠山八友的两个发起人之一,从1928-1949年民国结束,一直率领同仁战友,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贡献。
珠山八友的“文人画派”艺术之所以与六百年的官窑瓷器并驾齐驱,成为中华文化的双子星座,两座艺术高峰,就是八友的艺术作品中闪耀着文化的光芒、历史的光芒、精神的光芒。
作者简介:王怀亮,1957年生于中国陶瓷第一世家,祖父王大凡为著名的珠山八友发起人,荣获1915年万国博览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父亲为中国陶瓷美术家评委、著名的陶瓷美术家。王怀亮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委员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王大凡陶瓷艺术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2015年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天下第一壶——唐诗三百首大师壶,2015年至2018年完成六十块粉彩《牡丹亭》的组织创作,2019年又组织景德镇的艺术家创作100块瓷板《西游记》;《牡丹亭》、《西游记》都是中国陶瓷举世无双的作品,必将载入世界陶瓷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