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馆内资讯



中国釉·陶瓷艺术发展主题沙龙在北京陶瓷艺术馆举行

发布时间:2018-12-31     作者:admin






        下午14:30分,“中国釉·陶瓷艺术发展主题沙龙”在主持人聂张成的宣讲中正式开始。

 

        清华美院教授、陶瓷艺术设计家张守智先生首先发言,现场文化界领导、各位艺术家代表、众多资深陶瓷收藏家就中国釉的陶瓷艺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和刘胜利老师作品的时代感及创新性等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会上,张守智先生对刘先生的作品进行了解读,刘先生并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从爱好陶瓷转成职业的陶艺家,因接触中华民族园的微缩景观而与陶瓷结缘,至今已有30余年。张守智先生对刘先生的工匠精神和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行为表示了赞许,并亲切的讲述了刘胜利先生早期起步难的故事,称赞刘先生的作品是科学与艺术的良好结合,是写意类中国画与传统陶瓷技艺的结合,也是当代陶瓷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

 

       梁任生先生表示,现实生活召唤艺术,艺术要革新,就需要在题材、体材、材料和技术上有所创新,艺术不能与历史作比,而应该在历史的基础上见证实物。梁任生先生认为,刘胜利先生的作品欠缺一个好的名字,一个合适的名字才更能展现作品的含义。并且指出,“没有色彩的色彩,才是艺术家应有的色彩”。艺术家的作品需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得了别人,赞叹了刘先生作品中既注重写意意境,又拥有陶瓷艺术的特殊美感,走的是一条独特创新的艺术道路。

 

       吕晓庄女手对刘先生全新的艺术概念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一些刘先生技术上的不足,她认为“今天的艺术品,就是明天的古董”,艺术品需要生命力,刘先生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技巧都显得尤为独特,使之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概念。

 

        王建伟,张再林,陈高潮等席上嘉宾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激烈讨论。

       整场论坛,各艺术家对陶瓷行业的发展献言献策,尤其是张守智先生和梁任生先生的发言,更是对现代陶瓷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中国釉的陶瓷艺术发展的出路找到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