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目前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专业现代陶瓷艺术馆之一,我馆坚持以传承与创新陶瓷艺术为宗旨,致力于陶瓷文化传播。近年来,响应李克强总理“传承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我馆将重点放在陶瓷教育上。上次北京陶瓷艺术馆副馆长王奕澄先生在《园长访谈录》中从三个维度讲述了陶瓷艺术对于孩子的培养,本期王馆长将继续带我们走进陶瓷艺术教育。
陶艺是与生活最亲近的一门艺术。
在陶艺课中,通过一件件作品的制作,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和培养运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影响和改变生活境遇的能力,真正做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如果是作为“礼物”送给他人则又多了一份情谊的传达和成就感的喜悦。
在北京陶瓷艺术馆里,经常会看到来自各个国家的小朋友在一起制作陶瓷,交流艺术。家长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学习一项技术,学习一个知识,了解一个艺术,更加在这里收获了快乐。
北京陶瓷艺术馆不单单有陶瓷艺术,还有很多关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茶道,香道、插花、礼仪等等,这些课程还可以以亲子共同参与的形式开展。这些新的亲子沟通的形式让孩子快乐、家长也快乐,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成长。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提出两个符合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
■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
两者合称为——“一带一路”战略。
为了推进中国陶瓷艺术“一带一路”的发展与学术研究,在2015年9月20号,北京陶瓷艺术馆和陶瓷界的艺术家们一起重走了丝绸之路洛阳——乌鲁木齐段,历经十个省市、历时半月。沿着古丝绸之路感受各地的民俗风俗、文化遗迹和当地的陶瓷发展,一起畅谈丝绸之路的文化遗迹对于当下工艺美术的影响。丝绸之路它不仅是一个静态的、观赏的物体,更辉映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它称为“国粹”。这次重走丝绸之路不仅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号召,同时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义务。
几千多年前,
陶艺作为人类祖先最早的创造性劳动,
标志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开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
这是中华儿女“重拾文明自信”的基础,
因此,“陶艺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