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中国陶瓷艺术与“一带一路”的发展与学术研究,由北京陶瓷艺术馆“一带一路•陶瓷艺旅”组委 会策划的“今日·瓷旅”艺术采风创作活动于2015年9月20号在北京陶瓷艺术馆启动,9月21号正式启程。
“今日·瓷旅”重走丝路艺术采风创作之旅于9月25日抵达旅途的第四站-甘肃。
团队成员
陈进林 闽龙集团董事长、北京陶瓷商会会长、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
侯松园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古陶瓷专家
孟树锋 中国陶瓷大师联盟主席 王奕澄 北京陶瓷艺术馆副馆长
张新建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原副司长 郭爱和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许瑞峰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徐 岚 第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熊 军 第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武育伦 第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吴云林 首届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 胡接生 首届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
谭镇中 高级工艺美术师 余效龙 高级工艺美术师
揭金平 江西省高级技师 壶 僧 世界华人当代杰出艺术家
余乐土 河南省北宋官瓷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
前往吐鲁番
离开了天山,“今日·瓷旅”远征军马不停蹄,出发前往下一站——吐鲁番
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书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由红色砂岩构成,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全长98公里,最高峰831.7米。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沙窝里可烤熟鸡蛋。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吐鲁番葡萄沟
吐鲁番古称姑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吐鲁番历史悠久、美丽神奇,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吐鲁番地处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特点,盛产葡萄、西瓜等果品,是闻名遐迩的“葡萄城” ,吐鲁番是新疆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葡萄沟是“丝绸之路”旅游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北火焰山峡谷中,层层叠叠的葡萄滕依山势布满山坡,其间露出些许村舍的屋顶,别具特色。在葡萄沟,我们探访了当地村民的村庄和民居,维族村民热情好客,不仅带领我们游览吐鲁番、品尝当地美食,还请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欢迎舞蹈。
王洛宾纪念馆
王洛宾,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1938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为传播和发展中国的西部民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
吐鲁番博物馆
吐鲁番博物馆的馆藏非常丰富,规模仅次于自治区博物馆,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近百件。在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也就是丝绸之路昌盛1000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都来自吐鲁番。
乌鲁木齐大巴扎
离开新疆,“今日·瓷旅”团队驱车前往乌鲁木齐。旅程接近终点,大家虽然身上满是疲累,但是脑海中更多的是收获与感动乌鲁木齐是我们本次旅途的终点站。历史上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其特点是开放、热情、豪爽和奋进,是中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新疆各地的巴扎,就是 他们长期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 一到巴扎天(每星期一次,多在星期五或星期日),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
“今日·瓷旅”重走丝路艺术采风创作之旅简介
采风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