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中国陶瓷艺术与“一带一路”的发展与学术研究,由北京陶瓷艺术馆“一带一路•陶瓷艺旅”组委 会策划的“今日·瓷旅”艺术采风创作活动于2015年9月20号在北京陶瓷艺术馆启动,9月21号正式启程。
“今日·瓷旅”重走丝路艺术采风创作之旅于9月25日抵达旅途的第四站-甘肃。
团队成员
陈进林 闽龙集团董事长、北京陶瓷商会会长、北京陶瓷艺术馆馆长
侯松园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古陶瓷专家
孟树锋 中国陶瓷大师联盟主席 王奕澄 北京陶瓷艺术馆副馆长
张新建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原副司长 郭爱和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许瑞峰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徐 岚 第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熊 军 第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武育伦 第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吴云林 首届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 胡接生 首届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
谭镇中 高级工艺美术师 余效龙 高级工艺美术师
揭金平 江西省高级技师 壶 僧 世界华人当代杰出艺术家
余乐土 河南省北宋官瓷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
嘉峪关
北京陶瓷艺术馆“今日·瓷旅”艺术采风创作团队于28日抵达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
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敦煌
敦煌则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敦煌文化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有效途径。南朝人刘昭称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隋朝人裴矩称敦煌是西域门户“咽喉之地”,这都表明了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多达5万多件,保留有汉文、佉卢文、粟特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为了保护壁画,在莫高窟内参观时,只能用手电筒观看。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景。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处在沙丘环抱之中。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
敦煌画院
敦煌画院依托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敦煌地区及国内外一些有志于学习传承敦煌艺术的华人画家群体而创办,画院成立于1993年,现任院长宋灵。画院宗旨:怀着对敦煌石窟千年宗教艺术的虔敬,学习秉承张大千、常书鸿等艺术大师们热爱敦煌艺术,取法古人苦心孤诣的崇高精神和常书鸿几代艺术家献身敦煌艺术的高尚品德,立足于对敦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传承弘扬。把学习传承弘扬敦煌艺术作为立院之本。
“今日·瓷旅”重走丝路艺术采风创作之旅简介
采风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