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与文化大咖老盖得唔。席间谈及,他正在给钧瓷人抛出一个问题,就是你自己理解的钧魂是什么?
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钧瓷的魂是:颠覆。
钧瓷率先使用铜红釉着色,颠覆了青瓷和单色瓷。钧瓷用高温还原火烧制,实现了先氧化——再还原的循环过程,既暗合因果循环的佛家思想,又蕴涵天人合一的道家观点。氧化和还原的往复,如同两条黑白鱼首尾相连,缺一不可。然而,钧瓷就是钧瓷,他既不是佛,也不是道。不列任何门墙,不受任何约束。
器型的引经据典和釉色的恣意妄为,是钧瓷的“收”和“放”,也是他的阴和阳,和现代陶艺相比,钧瓷在造型上一直没有从古青铜器和礼器中挣脱出来,甚至还一直乐此不疲,不作叛离,一直在传统造型中汲取营养。因为有句话叫“型为骨,釉为魂”,钧瓷用来打动人的,恰恰是天马行空、五彩幻化的醉人釉色。这些釉色集萃世间五行元素,蕴涵人类所有对自然的认识和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型是钧瓷的承载,釉是钧瓷的思想。
工艺的墨守成规和配方的不断改良,是钧瓷的“收”和“放”,也是他的阴和阳。直到今天,钧瓷仍然在讲究“七十二工序”,藏家仍然在追捧传统手工的、手拉坯的作品。走进大大小小的钧瓷厂,除了环保设备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工人们千百年来维持着一个坐姿,一个手法,如同模子印出来的一样虔诚认真的表情,泥土随着指尖起伏舞动,铸成一千年前无数人都曾拉制出来的形状。然而这千百年来,在钧瓷卓尔不群、波澜不惊的外表下,她也经历了柴烧、煤烧、气烧、碳烧的不断变化,甚至艰难的走过了断烧、复烧的涅槃重生。千百年来,无数钧瓷人孜孜以求,在寻找自己独有的钧釉配方,在烧制属于自己的专属作品。不断跨越,不断颠覆。
老街窑神庙的上联是“灵丹宝箓传千古”,这个灵丹,就是用以成瓷的各种珍贵材料,宝箓,就是独特的配方。合起来,就是制作钧瓷的技艺传承,以及在这些技艺基础上的不断改良发展。
正是这种基于传统根基的不断再造创新,现代钧瓷釉色实现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现代钧瓷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超越了北宋的巅峰。所以,我认为,钧瓷的魂就在于不断颠覆。当然这种颠覆一定是相对的,在一定范畴之内的。有收,有放,有攻有守,有黑白和阴阳,有运动和轮回。
她不但颠覆了”南青北白”的单色瓷。也在不断的颠覆自己。
她颠覆了“钧不过尺”和“十窑九不成”;
她甚至颠覆过自己标志性的两次烧成和还原火烧制,产生了新工艺钧瓷;
她甚至又想颠覆自己“窑变”这块金子招牌,很多钧瓷人在施釉时冒险涂鸦,试图破解奥妙的“意趣天成”。
她颠覆了自己固有的表现形式,研发出钧瓷首饰和钧瓷元素饰品。钧瓷之美,可以戴在手上,披在身上。
她甚至又想颠覆自己的烧成制度,有人在尝试用电窑烧钧瓷。
。。。
无有不敢试,无有不敢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敢于跨越,敢于颠覆,是一门艺术不断进步的动力。是艺术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时代标签的历史必然。
作者简介:边继伟(13782317123),男,1976年出生,汉族,本科。供职于禹州坪山钧窑有限公司。河南省技术能手,钧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禹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禹州市第十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禹州市十三届政协委员。
合作官方:北京陶瓷艺术馆 钧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