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专题展览



首届全国陶瓷艺术作品在线展【第4辑】赵昆作品

发布时间:2020-03-17     作者:admin






第一幅  《木石前盟》

150件石头瓶

市场价格:20000.00元

木石前盟。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绛珠草,使其得换人行,修成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浇灌之恩,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后成为贾宝玉。而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绛珠仙子成了林黛玉。本作品采用特殊石头造型的陶瓷器型。作为《红楼梦》又称《石头记》的载体,很好的契合主题,描绘的场景是黛玉葬花和宝玉手上拿着书,后约在一起读西厢的故事。

第二幅  《晴雯补裘》

150件石头瓶

市场价格:15000元

晴雯补裘,是红楼梦中很重要的情节之一。晴雯事事要强,带重病操持宝玉的一切,宝玉赴宴后,把贾母送给他的俄罗斯进口的孔雀裘烧了一个洞。因为第二天天宝玉还得穿着参加重要聚会,找遍工匠都不敢揽活。因病卧床的晴雯听说此事后,硬挺着身子,披好衣服,刚要动手,觉得头重脚轻,眼冒金星,怕宝玉着急,咬牙拼命撑着,缝几针歇一会,一直到后半夜才补完。作者采用石头造型的陶瓷瓶形来记录《红楼梦》又称《石头记》的古典巨作中晴雯疲惫的缝补孔雀裘的状态,旁边已经睡着的丫鬟,桌上剩一点的残烛,都记录反应着晴雯心灵手巧,毅力顽强,对主子忠心耿耿,敢于牺牲的精神。

第三幅  《十二金钗图》

三尺六长条 (共四块)

市场价格:88000.00元

十二金钗图。红楼梦中围绕着十二金钗发生的种种故事,作者采用粉彩绘制技法,以四个故事来引导出十二金钗的画面。

“元春省亲”记录了当时贤德妃贾元春回家省亲,贾府花费巨资建造大观园接待,由此来展开大观园后的故事。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经典片段,林黛玉最怜惜花,认为埋在土里最干净,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看到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自己将来的样子,惜花就是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宝钗扑蝶”描述宝钗在滴翠亭附近赏春扑蝶的场景,表现宝钗活泼,旷达的性格。

“李纨带子”李纨恪守妇道,清心寡欲、一心教导贾兰成才,李纨的儿子贾兰后来考取功名,李纨如愿戴上凤冠霞帔。

第四幅  《四美图》

400件镶器

市场价格:36000.00元

四美图。作品采用综合装饰技法来画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题材,瓶形采用上下雕刻,先在胚体上雕刻朱雀、玄武、青龙、白虎。颜色釉底色的四相图案,以作装饰纹样,以《贵妃醉酒》《貂蝉拜月》《西施浣纱》《昭君出塞》作为题材进行装饰设计。底色采用新彩撒油法进行机理效果处理,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颜色清新秀丽,釉上釉下多种装饰手法为一体,雅俗共赏。

第五幅  《童子观音》

150件

市场价格:15000.00元

童子观音。观音一直是拥有大智大慧,能救人民于水火,普度众生,给人民无限希望的形象。善财童子有招财,开运、纳福、平安等寓意。本作品采用粉彩装饰技法绘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的一段红孩儿被观音降服后,拜观音为师成为善财童子的故事。

第六幅  《李清照》

二尺六

市场价格:20000.00元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字基础。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其诗词文章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崇尚典雅,自号“易安居士”。

作者用陶瓷做载体,运用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技法,绘制这样一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仕女图,构图采用室内景致布局,书桌书架文房等物件来衬托李清照家庭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作品中的李清照优雅注视着书籍,窗外的芭蕉和竹子搭配,让整个画面多了一份清雅秀气和空间感。

第七幅  《秋声》(拍卖作品)

150件石头瓶

起拍价格:5000.00元

秋声。本作品采用石头造型的陶瓷作为载体,描绘由秋声起兴,渲染了秋风的萧瑟,片片落叶感受到秋天来临的气息。背景采用鲜艳的玛瑙红色和特殊的机理效果来处理,和秋天的落叶形成极大的反差。作品中的仕女暗喻李清照,感受着极具诗意般的人生。

参   与   竞   拍   请   长   按   下   图   二   维   码   进   入  拍  卖  专  场

赵昆,1982年出生于景德镇,原籍浙江绍兴,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三届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粉彩人物传承人,景德镇市劳动模范,景德镇市十佳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景德镇市五一劳动奖章,景德镇市百千万人才,民盟市委委员,民盟陶美第二支部主委,江西省民盟先进个人,景德镇盟友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南昌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新余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火炬手,景德镇市陶瓷工艺协会常务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景德镇分院理事,景德镇陶瓷商会理事。

赵昆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从小受祖父——著名陶瓷美术家赵惠民先生熏陶和培养,对陶瓷有着浓厚的兴趣,后随叔叔–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赵明生深造,并得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赵紫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伟、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赵美云等家人的悉心关怀与指导,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突飞猛进。成为“美女神笔”赵惠民第三代赵氏美女唯一继承人。并创立“瓷善堂”陶瓷艺术工作室。

赵昆在从事陶瓷绘画创作中,除精研人物外,亦作花鸟、山水、图案、釉下综合装饰等,充分展现赵氏第三代陶瓷美术作品独特艺术风格,既继承了赵氏的传统,又具有现代审美气息,并入选《景德镇当代陶瓷美术百家》《新民晚报》《景德镇盟友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作品集》《陶瓷研究》《陶瓷世界》《江西省首届“御窑杯”获奖作品集》《瓷都传人》《明报》《瓷器》《中华陶艺》《工艺美术大观》《瓷海典藏》《中国陶瓷》《江西工人报》《景德镇日报》《瓷都晚报》等报刊书籍,并深受专业人士的好评,其作品被很多专业的收藏家珍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途。

赵昆部分作品获奖情况:

《红楼大观园》“唐英杯”第十届陶瓷艺术“百花奖”  金奖

《十二金钗》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 金奖

《童子观音》江西省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  金奖  并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馆藏

《醉红楼》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 金奖

《十二花神》北京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  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 金奖

《十二金钗图》第四届江西省工艺美术“杜鹃奖” 金奖

《石头记》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