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钧瓷征文



【钧瓷征文】扎根钧瓷产区 共建产业繁华 ——郑州轻工业大学钧瓷创新实践基地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20-03-17     作者:admin






2016年6月1日上午,郑州轻工业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中心、陶瓷材料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郑州轻工业大学全体校级领导和禹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了此次揭牌仪式,此次“一院两中心”的建立标志着郑州轻工业大学正式扎根在禹州地区,以钧瓷为推手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推动禹州地区钧瓷产业的持续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领导与禹州市委领导为“一院两中心”揭牌)

自郑州轻工业大学钧瓷创新实践基地建立以来,在禹州相关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校方不断与禹州钧瓷业界开展着深入的学术与技能方面的交流,三年多来创新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参与的一系列的活动,极大的推动了地方钧瓷文化的建设。

(禹州陶瓷创新实践基地完备的实验设备)

(禹州陶瓷创新实践基地自有陶瓷烧制窑炉)

(陶瓷美术学院师生在禹州陶瓷创新实践基地创作)

(禹州陶瓷创新实践基地自建柴窑实验室)

2017年9月22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陶瓷美术学院组织学生聆听钧官窑址博物馆张金伟馆长《钧瓷史略》主题讲座,他就作品的风格、作品形式、作品内容、作品的创新、作品的材质与师生们做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给予了来瓷区办学诚恳的意见与建议。

(张金伟馆长为陶瓷美术学院师生做《钧窑史略》讲座)

在随后的日子里,陶瓷美术学院的领导曹阳院长、邵元珠书记十多次带队基地的教师团队积极的参与禹州当地的各种钧瓷文化活动,拜访禹州的钧瓷大师们,在孔相卿、杨志、任星航、刘志军等诸多大师的工作室里都留下了考察的足迹,而正是通过与禹州钧瓷专家和学者们的紧密交流和联系,基地的师生才真正的对禹州地区千年的钧瓷文化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感受,同时也才有了创作的灵感来源。
2017年9月28日至9月29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陶瓷设计学院在邵元珠书记,曹阳院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由河南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神垕钧瓷工业文化园举办的“河南省美术陶瓷技艺大赛”,通过参加此次技艺大赛活动,促进了陶瓷创新实践基地与全省瓷区陶瓷从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为基地的教师培养更多的优秀陶瓷人才积累了宝贵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

(曹阳院长带队参加河南省美术陶瓷技艺大赛)

(创新实践基地教师周亚威在比赛中)

经过两年的建设,郑州轻工业大学第一届陶瓷专业本科2014级毕业生即将毕业,在他们的大学四年中,经历了陶瓷美术学院和禹州陶瓷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而他们凝聚四年成果的毕业作品也是在禹州陶瓷创新实践基地烧制完成,在这期间,禹州当地的诸多钧瓷名家和窑口都为这一级的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创作提供了帮助,有些钧瓷大师不辞辛苦,彻夜为学生修改方案,有些窑口不计代价为学生提供烧制的条件,也正是由于在禹州设置了陶瓷创新实践基地,2014级陶瓷专业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面貌。
2018年5月18日,由郑州轻工业学院、禹州市人民政府和禹州市钧瓷试验区办公室联合主办;由河南省钧瓷研究院、河南省钧瓷博物馆承办的“传·新——郑州轻工业学院陶艺作品展”,在禹州钧瓷官窑址博物馆正式开幕,此次展出的作品艺术作品80余件(套),体现了年轻人的现代审美思潮,反映了他们对时代、对社会的成熟思考。同时本次展览也对禹州当地的钧瓷陶艺家产生了影响,很多体现现代性、前卫性的陶瓷美术作品和设计作品都让人们眼前一亮,为禹州当地的钧瓷创作和传承创新注入了活力。

(郑州轻工业大学领导和禹州地方领导参加传新展览开幕式)

禹州陶瓷创新实践基地作为一个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单位,也一直十分重视陶瓷的学术研究工作,基地的薛峰博士和王潇博士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拿到了两个国家社科科学基金项目,都是以禹州陶瓷手工艺和陶瓷文化为研究对象,客观上为禹州钧瓷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支撑。更为重要的是,2019年由陶瓷美术学院副院长任建军教授担任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禹州钧瓷双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获批,本项目正是聚焦禹州钧瓷的创新性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级别项目的支持。而随着钧研修班课程的不断推进,陶瓷创新实践基地先后邀请了陈海波、侯样祥、王洪伟、李泓、张金伟、李政、丁建中、远宏、曹春生、李正安、刘志军、孙新民等国内外陶瓷相关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为研修班学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专业理论授课,丰富了学员们对钧瓷历史与创新发展的认知。研修班学员学习期间,在组织下先后前往省内外著名陶瓷产区和窑口考察学习。从而使对钧瓷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禹州钧瓷双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初期得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的悉心指导)

经过了三个月的学习和实践创作,本次项目的培训成果于2019年10月14日在郑州升达艺术馆举行。出席本次培训成果展览和学术研讨会的嘉宾邀请了众多省内外陶瓷名家、艺术评论学者以及数家国家级媒体,而展览的30位学员所创作的200余件钧瓷作品,在题材、内容、表现方式等都呈现出丰富性,这些是在禹州目前的钧瓷创作中少有的,也充分展示了通过艺术基金项目和创新实践基地,千年的钧瓷能够被焕发出时代的新特征。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禹州钧瓷双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结班仪式)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禹州钧瓷双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结项成果汇报展暨学术研讨会)

(禹州市钧瓷试验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霍保宏在结业座谈会上发言)

自2016年开始,郑州轻工业大学承担了文化和旅游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项目,其中特别为禹州的中青年钧瓷手工艺非遗传承人群开设了二期培训班,共计招生禹州当地中青年钧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60人,在一个月的培训过程中,陶瓷创新实践基地遍请全国的陶瓷设计大家以及学识深厚的陶瓷文化学者前来为学员授课,并最终在禹州钧瓷博物馆举办了毕业作品展。在禹州设置的陶瓷创新实践基地一方面为轻工业大学不断的培养陶瓷创新设计人才,一方面也在不断的反哺地方,利用学校的平台和资源不断的去为地方钧瓷人才提供上升的空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禹州钧瓷高级研究班合影)

从2016年到2020年,禹州陶瓷创新实践基地已经建设了四个年头,建设成果颇为丰硕。随着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的成立,我们相信未来禹州的钧瓷文化会更加发展广大,作为郑州轻工业大学钧瓷创新实践基地,也有着自己未来的发展愿景,首先我们希望继续深化轻大与禹州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让轻大的科研成果与禹州钧瓷烧制实践能够深度融合;其次伴随着禹州钧瓷文化不断走出国门,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钧瓷文化这座桥梁不断与国外陶瓷学界展开广泛联系与合作,力求最终让“中国钧”变身成为“国际钧”。
四年来,郑州轻工业大学与禹州市委、市政府紧密合作,携手与共,借助禹州众多钧瓷大师等各方支持以及禹州地区优势,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未来辉煌的开始,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陶瓷艺术青年人才从我们创新实践基地走出,禹州的钧瓷产业定会持续繁荣昌盛。

作者简介:薛峰,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副院长,陶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合作官方:北京陶瓷艺术馆  钧瓷网